引言
心理咨询师,作为心灵的守护者,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,更是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心灵为人们提供支持和帮助。本文将以周宁老师为例,揭秘心理咨询师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,温暖人们的心灵。
周宁老师的背景与专业领域
周宁老师,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,明园晨晖学者。在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担任讲师期间,周宁老师专注于延长哀伤障碍的研究,并在心理咨询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延长哀伤障碍的循证疗法
延长哀伤的常见症状及判断标准 周宁老师首先介绍了延长哀伤的常见症状,如持续的悲伤、对丧失事件的反复回忆、兴趣减退等。她还详细阐述了判断延长哀伤的标准,帮助咨询师准确识别患者的情况。
延长哀伤的理论基础 周宁老师从依恋理论的角度,分析了延长哀伤产生的原因。她指出,个体在失去重要关系时,会产生强烈的心理痛苦,进而导致延长哀伤。
整合哀伤的PGDT模型 周宁老师介绍了整合哀伤的PGDT模型,该模型包含丧失和复原两大块内容。她详细讲解了每个阶段的具体工具、家庭作业及技术,如系列记忆问卷、哀伤监测日记、死亡故事讲述及情境再现等。
PGDT模型的应用方法 周宁老师分享了PGDT模型在实际个案中的应用方法,包括如何引导患者进行自我反思、如何帮助他们应对哀伤等。
创伤的机制与干预
创伤的定义、分类及发生率 梁一鸣老师首先介绍了创伤的定义、分类及发生率,使咨询师对创伤有了更全面的认识。
创伤的发病机制 梁一鸣老师结合多年对创伤的研究,详细阐述了创伤的发病机制,包括生物学、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因素。
创伤的干预目标和方式 梁一鸣老师强调了创伤的治疗原则,即消除恐惧、改变认知和改变社会功能。她结合实际案例,介绍了创伤干预的目标和方式。
从当事人的角度理解创伤 梁一鸣老师指出,在创伤干预中,心理咨询师应从当事人的角度理解创伤,发现资源,帮助个体应对创伤。
总结
周宁老师和梁一鸣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,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。他们用专业温暖心灵,为那些遭受心理困扰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心理咨询师们将继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,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支持和关爱。